为响应杭州市号召,自2001年滨江区在全区开展“春风行动”起,“春风行动”从开展“送温暖”活动发展成为杜会广泛参与的爱心工程,从冬送“温暖”到夏送“清凉”,从一年一度“送温暖”到一年四季“送恒温”,从单一“输血”到综合“造血”,实觋从“一阵春风”向“四季春风”的跨越,“春风行动”是滨江区委、区政府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总载体,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的龙头工程,在我区“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建设幸福和谐新滨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年来,全区共有3000余(次)家企业,7万人(次)向“春风行动”捐款献爱心,累计募集社会资金1.06亿元;共向4.72万户(次)困难家庭发放助困、助医、助学、反哺、应急等各类救助金0.91亿元。“春风行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已打造成为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品牌工程、爱心工程。
二、工作特色和亮点
1、冬“送温暖”活动。每年春节前夕,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从第十二次“春风行动”开始,区级救助圈春节一次性救助标准调整为:1人户1800元,2人户2600元,3人户3200元,4人及4人以上户3800元;同时为每户区级困难户提供一份年货大礼包,2014年起年货大礼包折现500元/户。街道级救助圈春节一次性救助标准平均不低于每户1200元。2011年以来,冬“送温暖”共向1.42万户困难家庭发放了慰问金2.5亿元。
2、夏“送清凉”活动。每年高温节气,为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安全度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发放“送清凉”慰问金或慰问品,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各界的关爱,通过走访慰问活动,全面掌握困难家庭基本情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2011年以来,夏“送清凉”共向7500余户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511.89万元。
3、“春风助学”活动。坚持市、区联动,在认真落实市级教育援助政策的基础上,2012年修订出台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援助和“希望助学”实施办法》,加大了我区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援助,实行了高中段学生每人每学年助学1200元;低保家庭大学生在原来只享受杭州市“春风行动”教育援助的基础上,从2017起每人每学年再给予3000元补助金,低边家庭大学生参照低保家庭教育援助标准总额发放,意味着我区困难家庭大学生每生每学年可以享受6000元的教育援助,这个助学援助标准目前全市第一。同时出台孤儿教育助学办法,凭学校正规票据给予全额援助。多年来,我区通过不断加大春风助学力度,确保我区学生不会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截止2018年,“春风助学”累计帮扶困难学生3023人次,发放助学金431.43万元。
4、医疗救助。持证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参加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财政全额补贴,在与其它人员享受同样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基础上,住院治疗的个人负担部分享受“零起点、不封顶”的医疗困难救助,医疗费结算实行医保“一卡通”和医疗困难实时刷卡救助,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垫付困难和就医经济负担。持证低边家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区春风办全额补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标准,对因病致贫家庭实施及时有效的临时救助,缓解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进一步破解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
5、外来务工人员救助。随着滨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队伍,已经成为滨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而,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尤其是解决好困难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救助问题,事关滨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滨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2012年我区出台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困难职工家庭救助实施办法》,2017年重新予以修订,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大病救助和子女助学援助力度,进一步破解困难外来务工人员看病贵、子女上学难问题,着力保障因学致困、因病致贫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基本生活,缩小社会救助差距。同时,积极主动做好流浪人员的救助工作。截止2019年8月,外来务工人员累计救助329人次,发放救助金138.29万元。
6、应急救助。对于遭遇火灾、急难险等特殊困难群众,我区一贯坚持以“救助工作不过夜”的工作标准,及时开展临时救助;同时,密切关注“轻松筹”等微信、网络求助平台,第一时间掌握紧急求助信息,主动开展调查认定,如情况属实,采取先救助后审批的人性化方式,给予先行救助,充分发挥春风救助形式多样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春风救助资金“雪中送炭”的效用,有效减轻困难群众因突发事故产生的经济负担,防范了因意外加重贫困的风险,进一步巩固了党群干群的感情,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7、反哺救助。为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春风行动”反哺救助办法》。一方面激励更多的企业、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春风行动”的捐款献爱心,以促进“春风行动”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对这些遭遇到突发性极难险情,以及重大疾病的人,凡是向“春风行动”捐过款的个人及家属,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反哺救助,这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机制。
三、感人事迹
(一)反哺事迹——干丽君
2016年4月13日上午,杭州市滨江区春风办收到一笔最让人感动的捐款---西兴街道西陵社区的干丽君老人替已故的儿子捐赠善款6万元。干丽君老人,现年70岁,曾在滨江区西兴社办企业工作过,老人退休后无退休工资,在2011年补交养老保险后,现退休工资1500余元。其丈夫曹培耀,现年72岁,萧山滤清器厂退休,现退休工资3500余元。其儿子曹辉,三级智力残疾,于2007年11月开始享受残疾人低保待遇,2016年3月28日在家中病逝。干丽君一家几十年来一直居住在一间只有70平米的老房子里,为了能给儿子在自己百年之后留下一点积蓄保障他的生活,老俩口平时省吃俭用,衣服都是亲戚的二手货,但是对于儿子曹辉的需求,老俩口都是有求必应。儿子离世后,老俩口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将自己这么多年来本打算为儿子将来生活作保障而留存的积蓄,以儿子的名义捐赠给区春风办,替他感谢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老俩口说,儿子生前一直得到政府的关心和照顾,现在儿子走了,夫妻俩也没有什么大的牵挂,虽然退休金不多,但吃用也够了,希望把这些钱通过政府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员。一例个人的反哺捐款感动了整个滨江,干利君老人也因此获得了浙江省第五届“浙江慈善奖”个人捐赠奖、第14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第六届最美杭州人、2018年美丽滨江人等荣誉称号。
(二)就业帮扶事迹——夏杰飞
夏杰飞是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杭州市滨江区花都益剪美丽小屋负责人兼任滨江区公益慈善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首批浙江省慈善基地)负责人。先后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第三届最美杭州人之孝亲敬老之星、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街道优秀共产党员。所在单位获得了5A社会组织、全国敬老文明号、花都益剪项目还被评为杭州市社会组织品牌项目、敬老文明双十佳单位、优秀为老公益组织等荣誉。夏杰飞同志率领的“花都益剪美丽小屋”,创新思维,固定时间,统一形象的“公益理发”以滨江区为主,全市已孵化达27家。每月提供70多次为老弱病残孤上门服务,全年服务6万多人次。在党团员们的带领下积极为残障人士送理发上门服务。2014年起为杭州市孤儿院残疾儿童送服务,持续坚持了3年,为残疾儿童7000人次服务。2017年、2018年连续培养了50位聋哑人理发师。有15人顺利就业,还有3人在夏杰飞的支持下自行创业。夏杰飞还积极鼓励残疾人参加他主持、单位主办、承办的各类比赛、活动,并在各类活动中积极宣传以包容、关爱的态度将残障人士融入活动!
(三)最美社区人——吴云飞
吴云飞是滨江区浦沿街道新生社区党委委员兼帮扶救助员。2008年滨江区统一招聘帮扶员,吴云飞凭着对社区帮扶工作的满腔热情,毅然放弃了外企9年高薪工作,加入这个为民服务的队伍,她说“虽然收入少了,但是能为身边的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挺开心的!”。在新生社区的残疾人、低保户、困难户,她都了如指掌,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工作的10多年里,她一直默默奉献,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热情的服务,服务着曾经被誉为“华东第一大村”、超万常住人口、超三百残疾人、超三百八十岁以上高龄老人、几十户困难家庭的新生社区。吴云飞爱岗敬业,精通业务。帮扶政策条条框框,内容多,政策细,谈起帮扶救助业务,她可谓是“活字典”,社区残疾人、低保户、困难户,她都了如指掌,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对通过帮扶后实现脱贫的家庭,按程序及时退出,做到“解决一个退出一个、退出一个稳定一个”。切实有效地能从经济、就业、助学、助医等方面实行分类帮扶救助,提高帮扶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轻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吴云飞曾荣获2012年杭州市滨江区“十佳”社区工作者、2016年杭州市“最美社工”等荣誉称号。
(四)最佳爱心企业——杭州兴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兴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携手西兴街道办事处成立了“西兴街道.兴耀慈善基金”,以每年10万元的善款润物无声,用于帮助本地困难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至今日,已捐资150万元,助困家庭数百户,切切实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许多问题。2008年 “5.12”汶川大地震,兴耀集团积极组织建筑施工队参与援川建设,与其他两家建筑单位共同完成956套过渡安置房、1所医院、10所学校、4个居民安置点的建设工作,总建筑面积达20926平米。2018年兴耀集团总裁黄东良远赴贵州黔东南丹寨县开展对口帮扶,捐赠5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当地村民活动中心建设。截止2018年,兴耀集团通过“联乡结村”已捐助扶贫资金305万元。2018年,杭州青荷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兴耀集团作为首批捐款单位,善捐10万元。每年,都积极参与“杭州市春风行动”,至今已捐款125万元;获得的荣誉:“浙江省慈善奖”、“杭州市红十字抗灾救灾先进集体”、“春风行动爱心奖”、“最佳爱心企业”、“杭州市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