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从“兜底”到“赋能”:以党建联建激活社会救助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浏览量:50 次 来源:萧山民政

  为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以“党建联建+项目支部”模式激活困难群体发展动能,推动社会救助从“兜底保障”向“赋能发展”转型升级,助力“帮一帮”服务类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7月24日下午,杭州市“社会救助幸福增收促发展助共富”临时党支部成立暨党建联建活动在“南阳伞·共富坊”幸福增收基地举行。



  活动现场,杭州市“社会救助幸福增收促发展助共富”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并举行授旗仪式。市民政局第六党支部、市直机关(单位)党支部代表,萧山区“幸福增收基地”代表共同签署《“社会救助幸福增收促发展助共富”党建联建协议书》。 南阳制伞行业联合支部代表萧山就党建联建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机制作表态发言。

 

  临时党支部将与萧山的6个“幸福增收基地”党支部开展“六个一”赋能:

  一是打造“党建+社会救助+产业帮扶”模式,实现“四化”,形成可复制的服务模式。
  二是构建综合保障体系,含政策、资金、数字赋能的闭环体系。
  三是组建基地联盟,共享资源,提升帮扶效能,就业人数提升30%。
  四是建成不少于10个特色基地,发展五大类产业。
  五是联动多方力量,政府、慈善、企业等协同帮扶。
  六是带动公益项目,解决低收入等群体“四不愁”问题。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链对链”资源对接、“面对面”会议协商、“点对点”工作联系、“线对线”宣传推广机制,确保帮扶高效推进。

  今后,我区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将以“幸福增收基地”为载体,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把党建工作与困难群众增收发展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低收入群体内生动力、促进增收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发展韧性,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