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杭州之行,像一场被“春风”吹开的梦。从萧山机场那裹着草木气的湿热空气撞进怀里开始,到塘栖古镇青石板上残留的粉团香气收尾,六天时光像一卷被细细展开的江南长卷,每一笔都渲染着初见的惊喜。
初遇时,江南是散文里走出来的模样——香樟枝叶垂落的绿、夹竹桃探窗的粉,连风都带着黏人的软。可杭州从不是只活在诗里的旧梦——云深处科技的机器人,让我们摸到了这座城跳动的科技脉搏;花果山传媒的创意海报,又遇见了传统与创新碰撞的光。它既能让夜市的烤串香混着霓虹跳跃,也能让“如梦上塘”的游船,载着宋词的魂在灯影里摇曳,让柳郎的婉约、东坡的旷达,顺着水波漫进心里。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有多大,取决你认识多少人,你每认识一个人,世界对你来说就变大一些”。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旅行,从不是“看完了什么”,而是“带着什么离开”。带着江南的草木香,带着文明的温度,带着同行伙伴的笑意,我们终将把这场梦酿成往后岁月里时常回味的甜。而杭州,早已不是地图上的一个地理名字,而是风里藏着的词,是雨里裹着的诗,是我们带着走的一整个夏天的光。
嘉陵江的风终是吹到了钱塘江,感谢广元市总工会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也感谢杭州市总工会细心的安排、精心的保障、暖心的陪伴。六天光阴不长,却足以让一座城从“心心念念”,变成刻在记忆里的鲜活模样。19岁的夏天终于抵达江南,这场相遇也定会在往后的日子里,长出新的期待——期待再见时,能带着此刻的记忆,再读一遍更深处的杭州,也再读一遍更丰盈的自己。
(广元春风学子 张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