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发布全省首个《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化实施规范》,在市级层面首次明确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实施标准。
《实施规范》围绕“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编制”试点要求,立足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原则,系统规范了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清单编制、实施、评价与结果运用等内容。在横向类目上,清单涵盖服务类别、项目、内容、对象、频次、方式等6个基本要素,确保救助服务全流程规范有序;在纵向内容上,包括生活关爱、照料护理、风险预防、医疗康复、教育助学、居住改善、就业增收、社会融入等8大类24项服务,全面覆盖困难群众多元需求。同时,从服务实施、项目运行、服务成效三个维度设置项目成效评价指标,从服务覆盖、资源保障、服务质量、综合成效等四个方面明确清单实施评价指标,构建形成系统完善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化制度体系。
今年以来,杭州市积极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聚焦服务对象、项目、内容、阵地等方面,制定服务类社会救助系列规范标准,全面构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物质+服务”综合帮扶水平,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