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杭州市拱墅区创新社区慈善基金 助推大运河幸福家园建设
  杭州市拱墅区以宣贯新修改的慈善法为契机,深化探索社区慈善基金运作模式,精耕细作“家门口”慈善事业,以慈为念、以善为本,不断厚植慈善文化、增进民生福祉、强化邻里守望,持续助推大运河幸福家园建设。近期,该区在持续做强区慈善总会、区现代社区发展基金会基础上,立足街道建立首个区级社区慈善基金,启动“幸福合伙人——墅联益家亲”机制,用“小而美”慈善项目帮扶困难家庭、关爱特殊群体、优化社区治理。   一、注重协同健全“主体线”,解决由“谁”来做   (一)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区民政局牵头制定《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制度》,详细规定社区慈善基金在设立、管理机构等方面的事项。成立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慈善基金运作主体,由区慈善总会代表、街道、社区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捐赠企业等组成,负责社区慈善基金的日常管理、项目执行、宣传推广和筹资联络。区慈善总会根据本基金的资助计划及筹款方案、筹款结果拨付资金。   (二)集聚“本土化”资源力量。各街道依托慈善服务站点建设,通过建立慈善信托、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等形式
11/12/2024
查看详情 >
执好三支笔,打通弱有众扶“中梗阻”
  作为规划建设的大型人口居住区,丁兰街道总人口超21万,辖区内保障性住房集聚,居民人群结构多样,人员流动性大,困难人群占比为全区第一,民生服务工作体量大、难度高、事务杂。   为让辖区内居民享受更有质量、有温度的优质服务,体验到更具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社区生活,让“好生活·在丁兰”可感、可及、可体验,丁兰街道紧紧围绕困难群众需求,探索建立分类分层帮扶机制,整合统筹各方救助资源,打造市级“助联体”服务样板,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民生底线,共同绘制“共富互助”新蓝图。   起笔“思路谋划” 助推弱有众扶入心入脑   “是明珠社区吗?”一日傍晚,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对方焦急地问道,“我是查师傅,我岳母突发脑梗,急需住院,需要大额手术费......”社工小王了解情况后迅速分析判断,并安抚道:“查师傅,您别着急,徐大妈住院要紧,我们马上给您申请医药费垫付通道。”小王第一时间提交申请,大病医药费垫付资金迅速打入医院,徐大妈得到了及时救助。据了解,查师傅一家五口,本
11/11/2024
查看详情 >
临平区开展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升我区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临平区民政局结合村社巡察工作,深入各镇街、村社对辖区内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民政各项救助政策公开公平、高效便民、落到实处,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一是检查组采取线上系统查看、线下实地核查以及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开展检查,聚焦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体。二是入户检查工作中,通过“一看、二听、三问”方式,对保障对象家庭成员、收支、健康、财产、住房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保不漏保一人,不错保一人。三是指导各镇街、村社规范社会救助公示制度,按要求公布救助对象姓名、家庭成员数量、保障金额、监督电话等信息,并对身份证号码、未成年人姓名等不应公开的个人信息予以去标识化或删除处理。同时,与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宣传“幸福清单”、《社会救助服务指南》,推广“幸福码”,不断提高群众对民政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   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核实了救助对象家庭情况,提升了救助对象精准度。在工作人员与救助
11/08/2024
查看详情 >
“一户一策” 为困难群众定制梦想新家
   “改造完就像换了个家一样,有了新的燃气灶,还有儿子喜欢的鸳鸯锅,太感谢了。”家住余杭街道南安社区的楼阿姨看着粉刷一新的厨房既高兴又感慨。   楼阿姨身体一直不太好,儿子正在上初中,经济来源就靠她2000元退休工资。过去生活在简陋的旧屋内,厨房烟灶老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这对母子。然而,这一切都随着余杭街道“筑梦家园”宜居改造工程的推进得到了改变,楼阿姨家的厨房不仅换了橱柜、燃气灶,还配置了多件小家电和餐桌。   “筑梦家园”宜居改造工程是余杭街道为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帮助困难家庭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转变。楼阿姨家就是该工程首批改造对象之一。   和楼阿姨家一样,仙宅村的傅师傅家也完成了改造,不仅换上了新的入户大门、餐厅门,还配置了空调、照明灯和餐桌,原本陈旧泛黄的墙壁也被粉刷一新。   改造过程中,余杭街道助联体服务站多次现场督查,层层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整体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11/07/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推进募捐基金化,营造“大慈善”氛围
  富阳区修订《冠名基金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冠名基金向鼓励社会各界设立慈善基金拓展,大力支持部门、乡镇(街道)、村(社)、社会组织、个人发起慈善基金,慈善基金以设立基金管委会等管理方式,专款专用于全区开展扶危济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扶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慈善公益活动。7年来,累计发起各类慈善基金 483 个,合计捐赠资金 3919.94万元。
11/06/2024
查看详情 >
民政部明确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条件
  民政部近日印发《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围绕“谁认定、认定谁”等关键问题,从责任主体、资格条件、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   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有别于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等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其家庭成员一般拥有一定收入,但因在医疗、教育、残疾康复等方面的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其家庭基本生活存在实际困难。做好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工作,是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减缓“悬崖效应”,形成梯度救助格局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在责任主体方面,办法明确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认定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的,县级民政部门加强指导、监督。   办法还要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需同时兼顾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收入方面,办法规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首先是“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非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在支出方面,办法明确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需符合“提出申请前十二个月家庭刚性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出当地规定”这一条件。   刚性支出
11/05/2024
查看详情 >
临平区助联体开展“助爱同行”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
  近日,临平区助联体在塘栖镇开展了“助爱同行”社会救助政策主题宣传活动,借助塘栖镇开展社区慈善邻里文化节的契机,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升社会各界对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增强群众自我保障意识,推动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详细介绍了区助联体特色救助项目和最低生活保障、“三个不让”、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的申请条件和具体流程,耐心细致地解答居民提出的疑问,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救助政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社会救助政策趣味问答环节,参与活动的群众可以通过准确答题获得相应的奖品,在答题中更好地了解社会救助政策,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区助联体的特色救助项目,宣传了区助联体的功能,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拉近了群众与助联体的距离,提升了周边群众对社会救助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11/04/2024
查看详情 >
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 为困难群众托起“暖暖的幸福”
  为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近日,临平区民政局依托区助联体正式推出“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用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撑起一把“温情之伞”。   “幸福品质生活包”里包含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牙刷、牙膏、毛巾等家庭日常必需品,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家住塘栖的徐先生家庭是我区在册低保家庭,徐先生因慢性肝病失去了工作能力,女儿还在读书,当工作人员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幸福品质生活包”上门慰问时,徐先生深受感动。“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这份支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勇气和期待。”   该项目通过向在册收入型低保家庭、支出型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发放“幸福品质生活包”,传递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与满意度。截至目前,已有358户困难家庭受益,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温暖。   “幸福品质生活包”公益项目以“幸福清单”为载体,将关心关爱与大数据信息深度融合。这份小小的清单,不仅详
11/01/2024
查看详情 >
临平区困境儿童助学项目启动
  近日,临平区困境儿童助学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临平区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杭州启真社会工作研究院开展,旨在通过链接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支持和心理支持,帮助其健康成长。   困境儿童助学项目   项目经过前期的报名宣传与摸排筛选,从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评估,最终确定了15名初中阶段困境儿童作为服务对象。浙江大学的志愿者与困境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后,为每一名困境儿童制定一份学业规划,并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学业帮扶。   助学项目通过提供学习意愿激发、视野拓展、集体融入等个性化服务等内容更好地帮助困境儿童应对学习生活的挑战,提升困境儿童个人身心健康和在校适应能力。此外,该项目根据执行情况同时为每一名困境儿童建立专项档案,对其学业、心理状况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帮扶效果。   该项目是临平区公益创投项目“未”爱来临——困境儿童学业帮扶项目的其中一个子项目,
10/31/2024
查看详情 >
钱塘区开展低保复核工作,提高惠民精准度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低保人员的动态管理,确保社会救助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工作目标,近日,钱塘区开展2024年低保复核工作。   本次复核工作以入户走访及各村经办人员协助的模式开展,通过与复核对象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生活、身体健康和家庭收入情况,核对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等信息,核算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对复核材料进行统一复核筛查和整理,确保低保档案信息准确。   截至目前,钱塘区共完成360户低保复核工作,通过检查、核对发现1户残疾等级未及时变更,现已系统整改;1户赡养家庭条件超标,现已退出低保。下一步,钱塘区将持续对低保救助家庭开展走访入户、复核检查工作,严格落实动态监测机制,不断加强低保、特困、低边家庭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10/30/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深化慈救一体防贫体系
  富阳区以“慈善助医”为小切口,积极探索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助医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在医保无忧基金基础上发起“社会助医、防贫共富”工程,提标扩面,深化慈救一体防贫体系。   一是健全顶层机制设计。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保障对象、范围、标准,完善资金长效机制、社会助医标准化实施、联审联批助医制度等5大措施。二是降低兜底帮扶门槛。建立分层分类助医保障体系,在特困、低保、低保边缘户三类持证救助家庭基础上,将因病致困对象纳入保障范围,降低四类人员救助门槛,对超出部分合理医疗费用给予全额兜底救助。三是扩宽社会参与渠道。设立社会助医“富医慈”专项基金,整合助医类慈善项目和“人大代表共富基金”,以中华慈善日等为载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捐赠。
10/29/2024
查看详情 >
涓涓爱心汇聚成河 萧山区“公民爱心日”活动期待你的参与
  为汇聚社会爱心与力量,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好人有好报”的良好氛围,即日起至11月30日,区文明办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萧山区“公民爱心日”活动和援助行动。   “公民爱心日”活动是我区关爱帮扶困难未成年人和美德人物的特色品牌,重点援助我区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难未成年人和困难美德人物,着力缓解他们的现实困境,营造“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   “公民爱心日”活动致力于集结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市民朋友,向因病致贫的困难人群家庭伸出援手;发动各镇街结合“文明市集”开展捐款、义卖等活动,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通过“公民爱心日”活动募集的款项,将存入区红十字会指定账号,下一步用于援助区内符合条件的困难未成年人和美德人物。   与此同时,“公民爱心日”援助行动也将同步展开。援助对象包含身患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萧山籍未成年人、身患重大疾病且符合条件的困难来萧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以
10/28/2024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