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灵桥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开展困境儿童帮扶活动
  近期,灵桥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携手镇妇联在灵桥村民生议事堂开展“健康成长,从‘齿’开始”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灵桥镇属地政协委员、困境儿童和家长们共同参与。活动现场请来了杭州口腔医院富阳分院的医生,为孩子和家长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儿童口腔健康小课堂。   课程以当前普遍存在的儿童口腔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们和家长认识牙齿、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并强调了日常饮食对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作用,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口腔健康知识基础。身着迷你牙医白大褂的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课,积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时热情洋溢。   护齿知识虽重要,动手实践少不了。紧接着,医生为每位小学员分发了牙齿模型、牙刷及牙线,并进行了专业且详尽的示范教学,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牙刷要与牙齿形成45度角”,“每次刷牙要确保至少3分钟”,“轻轻地在每个区域来回刷10次”,“牙线要轻柔地滑入牙缝中”。小学员们兴奋地复述着这些要点,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在牙齿模型上认真地练习起刷牙与牙线
10/25/2024
查看详情 >
浙里捐赠“一站认定”试点先行,开启慈善组织便捷服务新体验
  “作为一个新成立不久的社会组织,去年我们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在“浙里捐赠”平台完成了票据领用资格认定、开票项目认定和免税资格认定,今年我们有幸继续参与试点改革,线上完成了税前扣除资格认定,真正实现了‘一站式认定’!”杭州市拱墅区武林匠心服务中心负责人叶连忠高兴地说道。   近日,拱墅区民政局积极联合财政和税务部门,深化“浙里捐赠”平台“一站认定”试点工作,在去年的改革成果上,继续攻坚,打通最后一环“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成为全省首个真正实现“一站认定”的区县。   “浙里捐赠”平台“一站认定”项目旨在构建“一站集成、一表申请、一网通办”的高效服务机制,为慈善组织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此次深化改革试点,不仅是在既有改革成果上纵深推进,整合认定事项,优化认定流程,推进相关部门间数据共享,更是政府增值化服务的具象表现,除票据领用资格认定、开票项目认定、税务登记、免税资格认定和税前扣除资格认定5个基本事项认定外,“浙里捐赠”平台
10/24/2024
查看详情 >
销售163.78亿元,筹集公益金47.84亿元
  去年,浙江福彩共销售福利彩票163.78亿元,为国家筹集彩票公益金47.84亿元!10月14日,2024浙江福彩“爱心驿站”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丽水莲都区丽阳门公园举行,在天气逐渐转凉的金秋时节,为当地群众送去了一股爱心暖流。同时发布的《2023年浙江省福利彩票责任彩票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解读了公益金使用情况。   据悉,自2019年起,浙江福彩在全省范围内陆续建设并建成了2000余家“爱心驿站”,更好地服务广大户外劳动者群体,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为了能让“爱心驿站”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为老助老事业上发挥更大作用,浙江福彩特别策划了本次主题活动。   作为当天活动的重头戏,省民政厅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3年浙江省福利彩票责任彩票报告》,省福彩中心有关负责人对《报告》作了专题解读。《报告》显示,2023年浙江省共销售福利彩票163.78亿元,为国家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7.84亿元。其中,上缴中央公益金23.63亿元,省级留成公益金10.25亿元(含弃奖转入公益金0.58亿元)
10/23/2024
查看详情 >
浙江:促共富 增福祉 描绘民生幸福新图景
  2019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支撑等“民政30条”。   2021年7月,浙江省委制定《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里康养”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列入十大标志性成果,民政的养老、救助、慈善等工作占据重要比重。2021年8月,民政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给予实实在在的项目资金支持。   2024年3月,民政部出台进一步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支持举措,在政策、项目和试点上给予更多倾斜。   …………   从2019年到2024年,5年间,浙江民政系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具有浙江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
10/22/2024
查看详情 >
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对基本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助推共同富裕,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和浙江省民政厅等4部门《关于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民助〔2024〕10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杭州市实际,杭州市民政局拟定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全市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50%确定。   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按不低于全市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70%确定。社会散居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按不低于儿童福利机构孤儿养育标准的80%确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患重病、患罕见病、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参照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补差发放。低保、低保
10/21/2024
查看详情 >
进一步兜底保障“大民生” 杭州拟上调这三类社会救助标准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对基本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助推共同富裕,日前,杭州市民政局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计划调整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   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以及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补贴三项标准进行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拟由每人每月1259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301元。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拟由每人每月2098元调整为每人每月2255元。   针对孤儿群体,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预计将由每人每月2937元调整为每人每月3156元;社会散居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将由每人每月2350元调整为2525元。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残、患重病、患罕见病、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儿童,生活补贴则参照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补差
10/18/2024
查看详情 >
如何划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杭州将健全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获悉,杭州将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兜住基本民生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自1997年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杭州市已先后调整过22次。   其中,2017年杭州市改革低保标准调整机制,2021年实现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标准市域同标后,一般根据城镇居民消费指数每年调整一次。   此次调整将有两个变化,一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参照全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修改为参照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调整。   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公式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量化比例。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基本生
10/17/2024
查看详情 >
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浙江出台政策进一步做好救助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近日,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印发《浙江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   《管理办法》中提到,该项救助资金主要用于,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困难失能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救助等。   比如,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前期,资金将主要用于街面巡查救助,为不愿进站受助人员发放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物品和常规药品等。   救助过程中,资金将主要用于救助对象在救助管理机构期间产生的饮食、住宿、衣物、安全、个人卫生等基本生活救助,以及为受助人员提供急病救治、卫生防疫、医疗康复等基本医疗救助服务以及死亡丧葬等。同时还将用于对受助人员进行文化法制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所发生的师资、教具、器材、场地布置、购买服务等。   为了帮助受助人员返回家乡,资金也将用
10/16/2024
查看详情 >
拜访慈善长者,“爱的回馈”情满重阳!
  10月9日至11日,富阳区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区民政局副局长章张儿带队拜访了长期热衷于慈善事业的长者,送去重阳节问候。   这些长者中既有退休老领导、企业家、个体户,也有退休教师、退休职工、老党员,他们一直坚持善行义举,为富阳慈善事业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人可慈善、事事皆公益”的慈善理念。   退休教师坚持慈善公益20余年   “章尘”是富阳慈善捐赠的老熟人,是一位做了二十多年慈善的退休教师。“章尘”不是章老师的真名,而是他在做慈善时的对外称谓。年轻时受过的国家恩、同学恩、社会恩,尽管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却依然清晰地烙在“章尘”心上,并在他退休后转化为一种正能量回馈社会。“作为一个人,你不报恩是不对的。”章老师总是这样说。   从2016 年开始到 2024年,每年1月份全区“春风行动”启动时,“章尘”就会前往区慈善联合总会捐款,最多时一次捐出了一年工资。2022年,常绿镇启动“红心护航”困境儿童帮扶项目,“章尘”
10/15/2024
查看详情 >
春风“吻”了一座城
  西湖景区的碑文石刻,多由历代文人所留、甚至还有许多御碑。然而,在杨公堤附近,10多块青灰色的扁平副碑上,却刻着杭州市民和杭州企业的名字。   为何要为这些名字立碑?我们把记忆拉回到24年前的一次调查:根据杭州市总工会的摸底调查,截至2000年10月底,杭州市区共有困难职工家庭2468户。   “光靠逢年过节送点米送点钱的,根本不够。要送恒温,一年四季的春风。”胡大淼曾是杭州市总工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至今还收藏着“春风”吹起时的报纸。“春风行动,2000年12月20日先做个铺垫,报道三户困难家庭。推出第二天,马上就启动了。这么大的标题,都是头版头条的杭州新闻。”   困难家庭的救助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发现一个 救助一个”。三个月的时间,第一次“春风行动”收到了社会各界捐款600多万元,参与捐款人数达2万余人。   此后,
10/14/2024
查看详情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杭州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累计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点2200余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2900余家、助联体(站、点)3400余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92家……《关于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民政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出台以来,市民政局稳步推进多个民生项目,办好群众“心头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市民政局全面实施“六大示范领跑”行动,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全市已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42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71.6%,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超80%。”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聚焦“家门口养老”,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近年来,市民政局开展“救助直通车”“善居工程”“幸福供养”等救助服务项目2700
10/12/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领导慰问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谢渐升、徐林亮、张霖、许海波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四路慰问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向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10月9日,区领导谢渐升、羊献民、黄泽一行来到富春街道恩波社区和香槟社区,看望慰问困难老人徐才法和百岁老人何金根。   徐才法老人今年93岁,曾于1951年参军入党、荣立二等功,额头至今留有弹片伤。“平时出去走得多吗?”“弹片伤是怎么留下的?”区长谢渐升与老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老人日常生活、身体状况,耐心倾听老人过往故事。得知老人曾上前线英勇奋战,谢渐升由衷敬佩:“老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他叮嘱部门、街道和社区,要带着感情关心老人生活、用心照料老人日常、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何金根老人今年101岁,拥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听说老人年轻时是干农活的好手、80多岁仍在下地操持时,谢渐升向老人送上衷心的祝福,希望他保重身体、乐享晚年。他说,何老长寿既是因为爱劳动打下的身体“好底子”,也是因其乐观向上
10/11/2024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