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如何划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杭州将健全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获悉,杭州将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兜住基本民生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自1997年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杭州市已先后调整过22次。   其中,2017年杭州市改革低保标准调整机制,2021年实现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标准市域同标后,一般根据城镇居民消费指数每年调整一次。   此次调整将有两个变化,一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参照全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修改为参照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调整。   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公式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量化比例。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基本生
10/17/2024
查看详情 >
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浙江出台政策进一步做好救助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近日,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印发《浙江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   《管理办法》中提到,该项救助资金主要用于,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困难失能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救助等。   比如,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前期,资金将主要用于街面巡查救助,为不愿进站受助人员发放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物品和常规药品等。   救助过程中,资金将主要用于救助对象在救助管理机构期间产生的饮食、住宿、衣物、安全、个人卫生等基本生活救助,以及为受助人员提供急病救治、卫生防疫、医疗康复等基本医疗救助服务以及死亡丧葬等。同时还将用于对受助人员进行文化法制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所发生的师资、教具、器材、场地布置、购买服务等。   为了帮助受助人员返回家乡,资金也将用
10/16/2024
查看详情 >
拜访慈善长者,“爱的回馈”情满重阳!
  10月9日至11日,富阳区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区民政局副局长章张儿带队拜访了长期热衷于慈善事业的长者,送去重阳节问候。   这些长者中既有退休老领导、企业家、个体户,也有退休教师、退休职工、老党员,他们一直坚持善行义举,为富阳慈善事业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人可慈善、事事皆公益”的慈善理念。   退休教师坚持慈善公益20余年   “章尘”是富阳慈善捐赠的老熟人,是一位做了二十多年慈善的退休教师。“章尘”不是章老师的真名,而是他在做慈善时的对外称谓。年轻时受过的国家恩、同学恩、社会恩,尽管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却依然清晰地烙在“章尘”心上,并在他退休后转化为一种正能量回馈社会。“作为一个人,你不报恩是不对的。”章老师总是这样说。   从2016 年开始到 2024年,每年1月份全区“春风行动”启动时,“章尘”就会前往区慈善联合总会捐款,最多时一次捐出了一年工资。2022年,常绿镇启动“红心护航”困境儿童帮扶项目,“章尘”
10/15/2024
查看详情 >
春风“吻”了一座城
  西湖景区的碑文石刻,多由历代文人所留、甚至还有许多御碑。然而,在杨公堤附近,10多块青灰色的扁平副碑上,却刻着杭州市民和杭州企业的名字。   为何要为这些名字立碑?我们把记忆拉回到24年前的一次调查:根据杭州市总工会的摸底调查,截至2000年10月底,杭州市区共有困难职工家庭2468户。   “光靠逢年过节送点米送点钱的,根本不够。要送恒温,一年四季的春风。”胡大淼曾是杭州市总工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至今还收藏着“春风”吹起时的报纸。“春风行动,2000年12月20日先做个铺垫,报道三户困难家庭。推出第二天,马上就启动了。这么大的标题,都是头版头条的杭州新闻。”   困难家庭的救助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发现一个 救助一个”。三个月的时间,第一次“春风行动”收到了社会各界捐款600多万元,参与捐款人数达2万余人。   此后,
10/14/2024
查看详情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杭州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累计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点2200余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2900余家、助联体(站、点)3400余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92家……《关于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民政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出台以来,市民政局稳步推进多个民生项目,办好群众“心头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市民政局全面实施“六大示范领跑”行动,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全市已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42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71.6%,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超80%。”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聚焦“家门口养老”,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近年来,市民政局开展“救助直通车”“善居工程”“幸福供养”等救助服务项目2700
10/12/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领导慰问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谢渐升、徐林亮、张霖、许海波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四路慰问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向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10月9日,区领导谢渐升、羊献民、黄泽一行来到富春街道恩波社区和香槟社区,看望慰问困难老人徐才法和百岁老人何金根。   徐才法老人今年93岁,曾于1951年参军入党、荣立二等功,额头至今留有弹片伤。“平时出去走得多吗?”“弹片伤是怎么留下的?”区长谢渐升与老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老人日常生活、身体状况,耐心倾听老人过往故事。得知老人曾上前线英勇奋战,谢渐升由衷敬佩:“老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他叮嘱部门、街道和社区,要带着感情关心老人生活、用心照料老人日常、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何金根老人今年101岁,拥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听说老人年轻时是干农活的好手、80多岁仍在下地操持时,谢渐升向老人送上衷心的祝福,希望他保重身体、乐享晚年。他说,何老长寿既是因为爱劳动打下的身体“好底子”,也是因其乐观向上
10/11/2024
查看详情 >
钱塘区召开社会救助政策解读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助联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近日,区民政和文化旅游体育局召开社会救助政策解读培训。   本次培训由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天宜社会工作服务社创始人曾鹏授课,来自下沙、白杨等7个街道及各村社帮扶工作人员120余人参会。   授课老师详细解读了《杭州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和《浙江省社会救助家庭供养费核算办》,系统地阐述了救助对象的界定范围、多样化的救助方式以及严谨准确的供养费核算方法,直观、全面地指导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政策。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各村社就自身存疑的政策要点进行了交流,以便更精准得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内容,持续提高服务水平。   后续,钱塘区将持续强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服务,不断优化助联体服务形式,全面提升全区社会救助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救助服务提供力量支撑。
10/10/2024
查看详情 >
金秋助学温暖环卫职工子女
  阅读课外书、手制小工艺、写祝福语、学剪窗花……日前,一场以“欢乐迎国庆·书香润童心·爱心伴成长”为主题的金秋助学金发放活动在钱塘区西公园城管驿站举行,32名新大一环卫工人子女,每人一次性拿到了1000元金秋助学基金。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金由杭州城橙公益基金会设立,是“学源环境”环卫工人子女教育支持专项公益基金,专门为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来杭务工一线环卫职工子女考入大学教育所用。今年该项基金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累计资助102名大学生。   “大学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希望你们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大学多彩的文化,善用这笔助学金。”安徽籍环卫职工子女马乐乐目前是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2021年他和姐姐马瑞瑞一同考入大学,姐弟俩是助学基金项目的第一批受益者。他通过信件的方式,向受助的大一新生传达了升学祝福。   除发放金秋助学基金外,活动现场,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泰隆慈善基金会向一线环卫职工流动儿童赠送了装
10/09/2024
查看详情 >
杭州市临平区成立企业“慈善爱心联盟”激发慈善事业蓬勃动力
  一是成立爱心企业联盟。联合区内19家上市企业,成立“慈善爱心联盟”,通过开展慈善主题合作、建立紧急救援合作机制、开展志愿服务等举措,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中华慈善日”当天,其10家爱心企业率先捐赠善款733万元。   二是签订留本冠名基金。鼓励企业通过留本捐息的形式定期出资捐赠,并将慈善基金冠以捐赠企业的名称,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今年以来,三家企业签订了本金为1000万元的留本冠名基金,签约数同比增长150%。   三是丰富激励回馈举措。联合13家银行推出信用贷款服务、理财顾问服务、国际金融服务等慈善爱心激励回馈六大服务,将11家企业纳入全区首批慈善爱心激励回馈名单并面向社会大众公布。同时,积极选树慈善典范,来自6家企业的爱心人士和慈善项目获评第一届“杭州慈善奖”。
10/08/2024
查看详情 >
浙江省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省民政厅、省财政厅高度重视本次一次性生活补助发放工作,要求各地民政、财政部门加强协同配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审核发放范围,规范发放程序,做到资金专款专用,确保10月1日前将一次性生活补助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目前全省已将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09/30/2024
查看详情 >
增加困难群众“爱的厚度” 建德三都助联体开展“联合助困·情满三都”系列活动
  近日,建德市三都镇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简称助联体)开展“联合助困 情满三都”系列活动,通过集中管理,线上线下联动促成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供需对接,聚合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力量,面向困难群体提供救助、帮扶与服务,赢得了村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参与。   为能够更好地掌握社会救助政策和业务知识,三都镇助联体工作人员在活动开展前参加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的解读,帮助工作人员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相关政策,从而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更加精准和高效。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2场,培育专业化人才20名。   通过走村访户,镇领导带队与工作人员一起,直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救助服务,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包括慈善组织2个、志愿者29人、社区组织1个,形成帮扶的合力。   并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救助对象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有助于救助对象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减少社会排斥感,增强社会
09/29/2024
查看详情 >
完善高龄及困难老年人补助制度 杭州公开征求意见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个老年人的最大心愿,如何让“幸福养老”惠及更多老年人群体?近日,杭州市民政局官网公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健全高龄及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公告中提出,杭州拟将完善高龄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公告中,主要针对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基本生活补助三方面提出具体标准、认定程序等。   在养老服务补贴方面,其补贴对象为本市户籍的老年人(60周岁以上),该项补贴用于日常照料等生活性服务。   对于高龄老人,归属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西湖风景名胜区户籍,80至89周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获补贴40元,90周岁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可获补贴100元。   对于困难家庭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下文简称低保家庭)老年人补贴标准
09/27/2024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