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富阳区持续落实困境儿童关爱行动
  实施“富春添翼行动”(截止到2024年,累计为145名困难家庭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推行“富春沐光计划”(2024年启动,通过“童梦成长”、“残疾儿童家庭增能行动”、“健康赋家人”、“养育赋能大课堂”、“优质诊疗支持行动”五大模块提供服务);配合推进“特殊儿童家庭监护动力辅导”;开展“双百结对”行动,一百名老干部和一百名困境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12/16/2024
查看详情 >
淳安党外干部把温暖送进社区困难家庭‌
  为了帮助辖区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近日,淳安县姜家镇统战工作者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党外干部帮扶困难家庭”志愿服务活动。   在活动筹备阶段,党外干部们对社区内的所有困难家庭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现状和遇到的困难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项帮扶措施都能够精准到位,真正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报名参与本次活动的党外干部,不仅有着精湛的专业知识,更具备极高的耐心、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利用自身的技能优势,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以实际行动为居民排忧解难,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活动当天,党外干部们通过上门走访,与困难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在完成他们“微心愿”的同时,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心理慰藉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此外,党外干部和志愿者们还为困难家庭打扫卫生、整理物品,屋内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全社会共
12/13/2024
查看详情 >
杭州269名党员继续为湖北恩施困难学生捐款
  近日,在吉林大学就读的任智慧收到了一笔8285元的汇款。这笔钱来自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文一社区,用途栏上写着一行字:“文一社区党员捐款”。   任智慧家住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鸡鸣坝村,是村里少有的“985”大学学生。脱贫攻坚期间,鸡鸣坝村与文一社区开展结对帮扶,累计获得帮扶资金13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岗位聘用、困难人员资助等,极大地助力了村里的脱贫工作。“脱贫攻坚结束后,虽然文一社区已不再结对鸡鸣坝村,但我们一直牵挂着他们。”今年9月,文一社区党委书记杨秋余从在余杭区参加培训学习的鸡鸣坝村党支部书记覃艳林那里了解到,该村仍有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经济存在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文一社区269名党员行动了起来,为鸡鸣坝村10名学子共捐款82850元。这10名学子都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其中高中生3人、大学生7人。   “从对口帮扶到对口合作,文一社区与鸡鸣坝村的情感纽带一直在延续,携手共建、共同发展的深厚情谊也在延续。”杨秋余说。
12/12/2024
查看详情 >
切实兜底线!就业援助政策“加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4部门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部署健全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政策和服务精准性、可及性,切实兜住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就业援助对象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通知要求各地合理确定援助对象范围,畅通申请认定渠道,动态掌握帮扶需求,加强分类精准帮扶,做好跟踪服务管理,挖掘创造适合大龄人员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   就业援助,扶持政策是关键。   上述负责人表示,通知明确各地要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对企业吸纳援助对象就业的、援助对象自主创业的,落实税收减免优惠和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优惠;对援助对象到企业就业、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保补贴,对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给予岗位补贴。   通知强调,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资金、
12/11/2024
查看详情 >
西湖区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确保他们在寒冬时节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根据民政部和省市工作部署,西湖区民政局牵头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时间从2024年11月30日开始至2025年3月20日。   区街联动,提升救助速度   区民政局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和镇街,加大街面巡查延伸救助力度,前往人才市场、零工市场、车站、繁华商业街、公园凉亭、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在建工地等流浪乞讨和露宿重点区域开展街面劝导救助行动。   多措并举,提升救助温度   一是发放救助物资。对有行为意识和认知能力但不愿意去救助站的人员,发放救助物资和市救助站宣传卡。   二是救助站救助。对需要去救助站的,护送至位于星印弄88号的市救助站。其中,残疾人和“一老一小”,联系区残联、妇联等部门实施保护性救助。对无认知能力且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疑似走失、被遗弃、被拐卖人员,及时报告市救助站和公安机关核查其身份信息,信息录入全国救助寻亲网,并予以妥善安置
12/10/2024
查看详情 >
多措并举 助力低收入群体增收 桐庐县启动社会救助增能行动
  12月3日,“党建联建聚合力 桐庐味道助共富”桐庐县社会救助增能行动启动仪式暨“福彩暖万家 共赴美好”公益活动在城南街道龙潭社区民生综合体举行。活动中,桐庐县“桐”帮共富六大行动(2025-2027年)启动,桐庐县“幸福增收基地”授牌仪式举行、“福彩助农 助力共富”项目签约。   启动仪式上,我县发布社会救助增能行动的核心内容——“桐”帮共富六大行动(2025-2027年)。我县将围绕落实推进《杭州市“帮一帮”服务类社会救助助力共同富裕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开展“桐”力增能行动、“桐”享助困行动、“桐”惠济养行动、“桐”馨护蕾行动、“桐”行共助行动、“桐”善惠民行动,针对“一老一小一困”进行救助帮扶,推动“帮一帮”服务类救助品牌在桐庐落地。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同心共富”工程,我县深入贯彻“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产业唱戏、全民共富”的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批桐庐共富幸福基地。活动现场,“杭蔬基地”共富工坊、莪山畲族乡沈冠村共富菜园、横村镇杜预村“稻香鸭田”共富基地、旧县街道鸿儒村党建联建困难群众
12/09/2024
查看详情 >
塘栖镇助联体服务站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11月28日,塘栖镇助联体服务站开展了“‘义’心助困,便民暖心”便民服务活动。活动现场设立了助联体宣传、医疗服务、生活服务等区域,开展了中医义诊、口腔义诊、血压测量、心理咨询、理发、小家电维修、缝纫等多项贴心服务,不仅为附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让辖区内的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活动现场,助联体宣传区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解说,向参加活动的居民介绍了助联体的服务内容和精准救助、个性帮扶的理念。   医疗服务区,中医专家耐心地为居民把脉问诊,提供健康咨询和养生建议;口腔医生用专业仪器为居民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予了详细的治疗建议和日常护理指导;心理咨询师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与困惑,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排解压力。   生活服务区,志愿者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居民,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小家电维修摊位的志愿者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让一件
12/06/2024
查看详情 >
让服务对象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为进一步推进“弱有众扶”七优享工程,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4月份,钱塘区民政和文化旅游体育局与中建四局完成党建联建签约,共同实施钱塘区“善居工程”项目,经过前期需求排摸、方案制定、改造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截止11月,共30户家庭改造项目均已顺利通过验收,困难家庭的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在善居改造前期,区民政文旅体局、三级助联体、施工方多次现场评估与沟通,以实施对象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一户一案”改造方案,从生活设施安全、室内环境整洁、居住条件改善三大方面进行改造施工,并配备现代生活必要的家具、家电和辅具,切实提升困难家庭生活质量。   “太感谢你们了,我现在家里再也没有地方漏水了。”据村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马奶奶今年83岁,长期患老年病,需每天服药,独自一人居住,家中房屋多处破损。在村社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马奶奶成为了善居工程的实施对象。从方案制定到施工完成,短短几个月马奶奶的家焕然一新。   随着善居工程项目的稳步推进,
12/05/2024
查看详情 >
杭州市富阳区实施“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程 树立助医共富新典范
  杭州市富阳区创新实施“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程,提供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的困难群众医疗费用保障,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高效协同,树立助医共富新典范。工程实施以来,已向2449户次困难家庭发放兜底救助资金651.27万元,困难人员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从82.5%上升至87.73%,该工程获2023年度浙江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一、明确机制规范,提升助医工作效率   一是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关于明确“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作专班成员及职责的通知》,建立由区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及成员的工作专班。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制定《“社会助医 防贫共富”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程保障对象、医疗费用合理范围、救助标准3项基本政策以及完善资金长效机制、探索社会助医实施标准、构建联审联批助医制度等5大主要措施。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出台《多部门梯次减负合作备忘录》,建立民政、医保、残联等11个部门联动机制,涵盖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等29项助医减负事项。截至目前,已为233户次家庭开展梯次减负工作,累计核减金额3
12/04/2024
查看详情 >
政府出手!这笔资金将用于困难群众
  近日,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印发《浙江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管理办法》救助资金包括哪些?   指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困难失能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救助等困难群众救助和保障政策存续期间,各级财政筹集和安排用于开展上述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资金。   救助资金使用范围   1、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用于为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和低保老年人基本生活补助。   2、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支出。用于为特困人员提供救助供养的支出。具体包括:为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所发生的支出。包括特困人员伙食费、生活用燃料和水电、日常用品、服装及被褥、零用钱、文体活动及必要交通费、网络通讯费等;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所发生的支出。集中供养照料护理补贴,包括
12/03/2024
查看详情 >
富阳区落实关心关爱 开展困境儿童精准跟踪
  2024年,富阳区开展困境儿童(共计1132名)“一人一策”帮扶活动,精准摸排,分类存档,常态化帮扶与阶段性重点关爱相结合;确保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协议齐全、流动儿童登记信息完善,及时实施救助;建立个案会商和转介服务机制,有效解决“聋哑母亲要求前夫父母增加儿童生活费”“残疾儿童未满三岁无法获取康复补贴”等多个特殊个案问题。
12/02/2024
查看详情 >
三级联动 精准帮扶 暖冬关爱行动2.0来啦
  “谢谢,谢谢,谢谢你们呀,可以温暖过冬啦,非常感谢!”居民徐阿姨(化名)止不住地声声道谢。这是孝慈社工联动区、街、社三级助联体,联合张能庆公益服务站、杭州上城区蓝天救援队等多家爱心组织开展的“助联千万家,浙爱暖人心”三级联动暖冬关爱行动。   为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与身体状况,引导辖区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以实际行动关爱困难群众,11月21日,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公益项目(2024)开展“共富助联体”困难群众精准化帮扶,项目精准识别特殊困难群众服务需求,深化“一户一档一策”工作,全面掌握每一户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通过汇总、梳理和评估,形成“共富助联体”帮扶计划,分类为困难群体定制并开展需求帮扶服务。   首先开展暖冬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孝慈社工对志愿者进行《入户注意事项》培训。随后,在景蓝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发动志愿者入户走访关爱困难家庭,提供物质+精神救助。  &emsp
11/29/2024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