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批准十堰市郧阳区等17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这标志着湖北省3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通知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十堰市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长阳县、五峰县、孝昌县、大悟县、蕲春县、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咸丰县、通城县等17个贫困县(市、区),均符合贫困县退出的标准和条件,现批准退出。
通知要求,十堰市郧阳区等17个县(市、区)要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盯剩余贫困人口,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这份退出贫困县行列的名单里,杭州对口帮扶的恩施州有5个县(市)在列,分别为: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咸丰县。
据了解,恩施州8个县(市)中,宣恩县、来凤县、鹤峰县已在2019年退出贫困县。此次退出的5个贫困县(市)正式脱贫出列,意味着恩施州已实现全面脱贫。
从2017年以来,杭州市与恩施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已累计投入近12亿元资金。截至2019年底,已实施了662个项目,预计2020年将实施200多个帮扶项目。杭恩携手在帮扶工作项目化,项目体系化,体系品牌化上下真功、求实效。两地紧盯“三倾斜两确保”的目标(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向“两不愁三保障”民生短板项目倾斜、向产业和劳务类重点项目倾斜,确保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逐渐形成了具有杭恩特色的“一二三四五”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模式: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扶贫协作”这一主线,做优劳务协作和人才支援两篇文章,做实“三个三”项目带贫行动(每年用3个多亿的财政援助资金,围绕产业、就业、补民生短板三个重点,每年至少惠及三分之一留存贫困人口),持续做强农特产业、旅游业、硒品入杭和浙企入恩四大产业,全面构建和完善“五大帮扶体系”,为帮助恩施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整体脱贫贡献了杭州力量。
(“杭情施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