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知名作家都在为这场活动捐书打call!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4日 浏览量:603 次
  杭州市“春风沐浴 温暖阅读”活动正在收集书香,送进万家。

  在杭的朋友捐出自己的闲置书籍,书籍将被送往杭州市建档立卡困难家庭、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杭州市对口帮扶(合作、援助)地区困难家庭及长三角地区乡村困难家庭。

  最近,很多人都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好书。截至5月22日,已经有48家单位、企业捐赠了12282册书籍。

  活动也收获了浙江文学界的关注,艾伟、夏烈、烽火戏诸侯、徐迅雷等知名作家参与捐赠,并留下了最想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

  艾伟:真正的阅读是读自己喜欢的书

  艾伟捐的书是《七种颜色的玻璃弹子》、《河边的战争》,他说:“这两本书都是为孩子们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散文集,都和我的少年时代有关。”

  比如,《七种颜色的玻璃弹子》对童年的遗憾用虚构来救赎,这种逻辑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启发。

  他想对孩子们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生命经验和个人趣味,真正的阅读就是遵循个人天性,读自己喜欢的书。

  艾伟,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杭州市文联主席。

  夏烈:克服外在的成长条件,去超越

  哪些书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夏烈的首选是文学作品,但不是传统的经典名著,而是一部当下热门的科幻文学——《三体》。

  “科幻文学的崛起,是时代的趋势,我曾经写过的《文学未来学》就谈到了科幻和奇幻文学崛起的原因。很多孩子都有科幻梦,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梦。”


夏烈(左)现场捐书并晒出电子证书

  另一本他果断选定的书是许倬云的《说中国》,用夏烈的话来说“看中的不仅是知识内容,还有作者本身的阅历智慧”。

  夏烈说,年少时候,应该读一点“讲客观知识”的书。这本书不仅是当代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一部深入浅出的作品,还带着作者亲历抗日战争等现代史风云的情感意志,很值得一读。

  他还捐了两本自己的书,《为爱找方法》、《一句》。

  “《为爱找方法》是我与孩子们的三年通信集,书的自序里有一个词,叫‘超克’,超越与克服。希望即使外在的成长条件受限,孩子们也要坚定内在的养成和调整,去实现人生的超越。”

  夏烈,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杭州市网络作协主席。

  烽火戏诸侯:少年的肩头就该挑起美好的事物

  烽火戏诸侯的书很畅销,前有《雪中悍刀行》珠玉在先,近期又出了新书《剑来》。在那么多个人作品中,他最终决定捐的就是《剑来》。

  他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一部古典仙侠小说,风格比较接近中国传统文化。

  “网络文学体量太大,水平相对参差不齐,但是优秀的作品也不少,不能一竿子打死。进入初高中后,学生思辨能力已经生成,他们可以在生态丰富的网络文学海洋里,挑到高端的作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进行快乐阅读、智力碰撞。”他说。

  学遣词造句、文章格局、思想内涵……一般文学能做到的,很多网文也能做到。翻开《剑来》,里面就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句子,像“认定一件事,即使拿十分力气都无法完成,也要拿出十二分力气去努力。”

  淳安是烽火的家乡,也是温暖阅读活动的一个目的地。烽火说,如果家乡的孩子能看到他的书,那请记得书中的一句话:少年的肩头,就该挑起杨柳依依和草长莺飞这些美好的事物啊。

  烽火戏诸侯,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徐迅雷 :读书,能改变命运

  听闻杭州要援建20个“爱心书房”、30家“米粒图书馆”,徐迅雷慷慨捐赠了300余册自己的著作。


  他用了两天业余时间、耗费了两支签字软笔,在大多数书籍内页留下了亲笔签名。每一笔一划,都带着他的心意,他想让孩子们知道:生活因温暖而美好,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这些书中,徐迅雷最喜欢全彩印的《在大地上寻找花朵》。这本散文集的第一篇《大地之麦》写于20多年前,出生在农村的他,每当见到风吹麦浪,只觉这是最美的植物。眼下,城市化进程加快,有的城里的孩子甚至分不清麦子跟韭菜。

  “我希望,少年儿童们不仅能从散文作品中学习语言技巧,更能从中感受不同的生活。希望孩子们能热爱阅读,因为读书能改变命运。”

  同时,徐迅雷还捐赠了十几本张抗抗、张婴音姐妹合著的新书《姐妹》,上面有张婴音的亲笔签名。

  徐迅雷,《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杭州新闻”客户端)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