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以来,江干区帮扶救助服务中心遵循“全面掌控、重点帮扶、动态管理”的原则,“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救助”,全力为困难群众保驾护航。
兜底保障,及时发放救助金。坚持“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及时足额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为使社会救助正常运行,江干区帮扶救助服务中心和思锐公司对接,明确在疫情防控期间,开通浙江省大救助信息平台绿色通道,推行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无接触网上办理。截至4月底,江干区在册困难家庭共2762户3588人,1-4月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2371.3万元。
健全机制,坚持动态管理。针对疫情期间,及时响应完善困难家庭兜底机制,全市率先出台《江干区民政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确特殊时期社会救助简化程序与审批机制,依托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浙里办”衔接。简化认定程序,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替代入户调查工作。对到期在册低保、低边等救助对象,自行延后3个月复核,确保困难帮扶疫情期间救助不停。
突出急难,精准临时救助。夯实困难群众疫情期间保障网,加大临时救助在疫情期间的兜底力度,将临时救助政策向外来务工人员延伸,放宽户籍限制,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我区确诊感染或突发困难,纳入临时救助范围,按照“先救助、后审批”原则,确保救助资金24小时内到位。疫情期间,先行临时救助43户17.02万元,其中外来人员家庭最高救助37476元,有效发挥了疫情期间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用。
联动帮扶,强化抗疫服务。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各类社会组织,对特殊困难家庭的老、弱、病、残等关心关爱,及时掌握特殊群体动向与基本生活需求,为困难家庭协调紧张防护物资(口罩)、送菜送饭、代购菜和生活用品、陪医等暖心服务。自疫情以来,江干区帮扶救助服务中心主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受理电话咨询500余次,防控排查及防疫宣传2755户次。联合江干区慈善总会,出资22万元在丁兰街道封闭式管控阶段,为1100户低保、低边、特困困难家庭发放物资救助,有效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