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认定和登记的慈善组织共94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全省备案的慈善信托50单、资金10.18亿元,单数和资金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近日,2020年浙江省暨杭州市“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2020年杭州市“钱塘善潮”论坛开幕,70余家慈善组织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参展,为市民带来义诊、义卖等志愿服务。当天,现场举办了“钱塘善潮”论坛,来自各地的公益慈善界专家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扶贫路上的浙江慈善力量
在贵州省雷山县杨柳村,一栋显眼的小楼坐落在村中心。小楼内,病人们在病房休息,一名村医正在诊疗室内给病人检查身体,药品、医疗器械、功能室一应俱全,这里就是“传化·安心卫生室”。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脱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点。自2018年9月1日,传化慈善基金会援建的第一所“传化·安心卫生室”正式揭牌以来,目前传化慈善基金会已在14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市),援建了1037所“安心卫生室”和1所“安心卫生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精准扶贫之路上,许许多多浙江的慈善组织、爱心企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慈善力量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捐资捐物共4.65亿元。今年以来,全省社会慈善力量向四川、湖北、贵州等对口帮扶地区捐赠款物达到1.12亿元。
2020年初的一场抗击疫情之战,公益慈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7月底,仅杭州市慈善总会一家机构,就累计接收捐款1895.66万元,捐物价值1636.62万元,累计使用捐款1879.25万元、捐物1636.62万元。从全省情况来看,截至8月20日,全省累计募集捐赠资金30.3亿元,累计募集各类医用口罩3380.32万只、医用防护服84.78万件、防护目镜52.45万副,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浙江慈善力量。
公益慈善事业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据介绍,今年“中华慈善日”的主题是“决战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围绕这一主题,第四届“钱塘善潮”论坛上,三位国内知名的公益慈善领域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他们的看法与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主要阐述了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抗疫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趋势。他说,未来,社会组织将进一步明确主体性,畅通参与应急治理渠道,加快培育专业领域的社会组织,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
“浙江慈善是中国公益慈善版图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景观。”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总结了浙江公益慈善的变迁和特点,并提出未来浙江慈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基金会与国家发展行动的进一步协调、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和公益领域的进一步创新。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例,分享如何应用新科技,提升慈善机构管理效能。他指出,拥抱最新科技成果,转型为发展类项目,加大软件和人才投入,走出国门,将是公益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张浩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