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首页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工作动态
新闻速递
经验交流
通知公告
春风征稿
视频集锦
暖心大礼包派送中!这些人可申报
上城区红十字会面向新就业群体(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中的困难人员开展救助,破除原户籍地证明等多方认证烦琐手续,仅需上城辖区内用人单位或就业地社区申报并按流程审批,区红十字会将视其困难情形给予新就业困难群体2000-5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实际救助数量不超出项目资金保障能力)。 申请流程 1.街道社区摸排困难人员(如本人或家人生重病或住院自费较高【2万元以上】、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等)或困难人员自行联系街道社区申请。 2.填报救助申请表(填写区红十字会人道救助金审批表,将个人困难情况写清楚;提供本人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及开户行信息,本人医疗自费情况证明文件等)。 3.由本人工作单位或所在社区初审。 4.上报区委两新工委审核,通过后在原工作单位或所在社区公示。 5.报区红十字会审批。
07/23/2025
查看详情 >
2025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启动!
近日,随着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传来:去年因录取专业学费过高而无奈选择复读的小雅同学,今年以630分的优异成绩再次叩响了理想大学的大门。 小雅的故事令人动容。去年高考,她考取了624分的好成绩,却因填报志愿时的失误被一所211高校的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然而,该专业两年国外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小雅这个低保家庭来说犹如天堑高不可攀。尽管当时小雅已通过“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获得了热心人士的资助,但面对高昂的费用,小雅怀着不舍退回了资助款,毅然选择了复读重考。历经一年的努力,小雅不负众望再次取得佳绩。有了去年填报志愿的经验,今年小雅希望选择一所生活成本低一点的学校,她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减轻家里的负担,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为帮助更多像小雅这样身处困境、自强不息的学生解决“从家门到校门”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全省11个市地,正式启动2025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及其家庭,可向所在地的县(市、
07/22/2025
查看详情 >
我能申请低保吗?低保要怎么办理?解答来了!
“如何申请低保”“申请低保需要什么条件”“我本身有疾病,家里没有经济来源,能不能申请低保”……关于低保申请的这些高频问题,一起来了解: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低保 低保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杭州市低保家庭分以下几类: 收入型低保家庭。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符合当地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 支出型低保家庭。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家庭人均收入扣减认定的刚性支出,低于当地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 还有两类对象可以视作单独户申请低保: 依靠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三、四
07/21/2025
查看详情 >
这份商业保险由政府买单,符合条件的无需申请即可自动获得
近日,杭州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杭州市“众扶保”困难群众关爱险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全市困难群众定制综合型商业保险项目,哪些是政府补助对象?哪些项目可赔付? “众扶保”困难群众关爱险项目内容 “众扶保”困难群众关爱险项目是我市为防范困难群体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等问题,专门定制的综合型商业保险项目。该项目是在西湖益联保和其他商业保险基础上,填补了现有商业保险项目在覆盖面和保险内容上的“缝隙”,全面提升困难群众“防风险”能力。 项目包含A型险(组合险)和B型险(补充险)两类—— A型险:重点聚焦困难群众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致贫返贫的因素,设计的涵盖“意外、救急、保障、医疗、服务”五合一的组合型保险; B型险:主要针对已经参保了部分商业保险项目,但保障力度较低的困难对象(如老年人意外险和女性健康险参保对象等),设计的涵盖“救急、保障、医疗、服务”的补充型保险。 符合这些条件
07/18/2025
查看详情 >
为爱充电”三载情,清凉接力沁临平
“谢谢你们!这笔电费来得太及时了,大热天终于能安心开空调了!”电话里,崇贤街道一位困难群众的声音满是感激。这充满人情味的瞬间,正是国网杭州市临平区供电公司与区慈善总会联合浙江贝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爱充电”慈善项目迈入第三年的生动缩影。三年来,这份盛夏里的清凉关怀从未缺席,持续为低保、低边等困境家庭缓解酷暑压力,助力他们清凉度夏。 初心不改,聚焦“降温”刚需 项目的核心始终如一:切实解决临平区困难群众夏季高温期间用电制冷的经济负担。今年,“为爱充电”的清凉关怀将覆盖全区1445户困境家庭,注入50.01万元电费补助。其中,残疾人单列户施保家庭每户补助323元,其他低保低边困境家庭每户424元。 服务升级,关爱“一键直达”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为爱充电”在精准与便捷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项目组将“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升级为“一次都不跑”的贴心实践!依托民政部门精准的困难群众名单,联合区慈善总会及属地镇街细致核实,成功建立了全区社会救助对象电力信息
07/17/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慈善力量共探战略慈善新路径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慈善总会(杭州市慈善联合会)联合浙江上市公司协会,在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2025年第1期会员日活动,重点聚焦上市公司战略慈善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市慈善总会(市慈善联合会)秘书长孙华锋,浙江上市公司协会副秘书长劳文,杭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代表范雪华、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屠海雁,浙江省内3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及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时代下的企业慈善新范式。 战略慈善:ESG信息披露的关键一环 活动中,德恒律所全球财富管理业务中心秘书长张健发表了题为“上市公司战略慈善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张健深刻阐释了战略慈善如何超越传统公益,成为上市公司回应ESG信息披露要求、赋能阳光化市值管理、打造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全新工具与路径。 他表示,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开展慈善捐赠、设立慈善
07/16/2025
查看详情 >
丁兰街道长虹社区书写“困有所助”民生答卷
在上城区丁兰街道长虹社区——杭州市最大的公、廉租房社区之一,居住着307户384名困难群众。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上城助联体服务点的社工们,用日复一日的脚步丈量需求,将“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承诺化为现实,编织出一张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 病榻前的“生命接力”:独居老人就医路不再难 82岁的特困老人郑师傅身患严重肾病,需每周三次透析。得知医生建议他长期住院却因费用犯难,社工马晨毅然担当起“就医管家”。三个月间,她拨了上百个电话,对比6家综合医院和2家康养机构,实地考察环境,多方协调医保政策,最终帮郑师傅在杭州诚鸿医院安顿下来。“您安心治疗,有事找我们”——这句朴实的承诺,让病榻上的老人热泪盈眶。 事故后的“双向奔赴”:为困境家庭锚定希望 去年3月,低保户金师傅12岁的儿子小金遭遇严重车祸,多处骨折并伤及脑肾,高昂手术费令家庭陷入困境。社工吴杰第一时间介入,社区党组织迅速响应:不仅申请到救
07/15/2025
查看详情 >
惠及约1.5亿退休人员!2025年基本养老金再涨2%
养老金,与亿万退休人员息息相关。 为更好保障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7月10日发布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按照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2%的标准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接下来,各省份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今年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将尽快发放到位,将惠及约1.5亿名退休人员。 “自2005年以来,我国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当前国内经济承压、不确定性上升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养老金增长,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 他表示,国家在综合考虑上一年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等因素基础上,确定了今年2%的上调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2%是全国总体调整水平。即算全国的“总账”,是2024年全部退休人员平均每人每月基本养老金
07/14/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发布“家门口幸福养老”十大行动计划
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累计增长11.61人、率先全国创设养老服务电子津贴“重阳分”…… 日前,杭州召开全市民政会议,晒出过去五年杭州民政工作的“成绩单”,同时,未来五年“工作清单”新鲜出炉,一个个小目标令人充满期待。 锚定“全省示范、全国领先”总目标 杭州将全力打造“六个引领区” 过去五年里,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制定发布了全省首个弱有众扶体系建设规范的团体标准,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体系提供“杭州样本”。 截至目前,杭州养老机构护理型的床位占比达到71%,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累计增长11.61人。同时,我市创新推出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和爱心卡制度,为全省推广提供了“杭州经验”;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模式,打破户籍限制,根据年龄段为在杭老年人提供5至8折优惠折扣,实现助餐服务普惠化。 &em
07/11/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收养孤残儿童有了“数字向导”
近日,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上线“收养智推”功能。该功能依托杭州市民政局打造的“杭民星”智能服务小程序,以智能对话采集收养家庭对儿童年龄、健康状况、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并将多维度需求与福利院残疾孤儿信息进行精准匹配,生成适配度报告,呈现脱敏的儿童数字画像。 “国内有收养意愿的家庭不少,但以前,家长每次打来电话,我都要反复说明孩子的疾病类型、残疾程度、生长发育情况等。”杭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赵胡明介绍,目前该院收留抚养270多名儿童,患有不同程度残疾或疾病,平均每月都会接到十多个收养咨询电话,一通电话说大半个小时是常事,“‘收养智推’功能在保障儿童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搭建家庭与儿童间的了解渠道和信任桥梁,让儿童的个人情况更具象化,增加收养家庭对院内儿童的直观认识。” “智能筛选+人工复核”双机制,既确保残疾孤儿收养流程合规,又让收养过程更透明,提升收养匹配效率,使爱心家庭与残疾孤儿的“缘分”更具温度。 &emsp
07/10/2025
查看详情 >
公益慈善的打开方式能有几种?杭州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杭州发挥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连续六次位列全省城市慈善发展指数首位,慈善文化园、慈善景区、丁丙慈善基地……这些杭州慈善地标您是否曾经打过卡呢?今天我们一起盘点这些年杭州慈善发展的重要历程。 第一篇章 法治引领人人向善 《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于4月11日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于5月30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7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市首部慈善领域的地方立法,《条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规范杭州慈善事业发展,在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社区慈善、数字慈善、慈善监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打造“善城杭州”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第二篇章 慈善信托先行先试 2021年:浙江省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力量,慈善被赋予新的使命。在此背景下,杭州市被列为浙江省唯一的慈善信托专项改革试点城市。 2022年:3月,杭州市出台《关
07/09/2025
查看详情 >
夏日送清凉 关爱润心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工作要求,弘扬“六干”作风,杭州市残联以“结对帮扶”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走访困难家庭,了解群众需求、纾困解难、增进干群感情。 7月气温持续攀升,市残联系统党员干部代表、联合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别前往西湖区灵隐街道、萧山区党湾镇,对31户困难家庭进行了高温慰问。 走访中,系统党员、干部详细询问了困难家庭的生活现状、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有关情况,认真倾听诉求,耐心解读政策,宣传自强典型,叮嘱防暑降温,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自强自立,保持乐观心态,勇敢战胜病魔和困难。结对群众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他们将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向上面对生活。
07/08/2025
查看详情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