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首页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送温暖基金会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春风行动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帮扶项目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网上互动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政策中心
工作动态
新闻速递
经验交流
通知公告
春风征稿
视频集锦
“足”够温暖 “未”爱守护 助联体帮扶项目进行时
八月盛夏,热浪滚滚,但比阳光更炽热的,是临平区对特殊群体的温情守候。今年以来,在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及多家公益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足”够温暖公益项目和“未爱来临·守护花朵”儿童康复项目持续推进,用实际行动为残障人士、高龄老人和特殊儿童带去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改变。 “足”够温暖:用专业守护特殊群体的生活尊严 清晨七点,临平区点滴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已整装待发——足浴药、专业修脚工具等整齐码放,叩响一扇扇满载期盼的门扉。“足”够温暖项目不仅每月定点服务临平区托养中心残障群体,更将上门修脚服务延伸至全区160余名心智障碍、多重残疾人士及百岁、高龄老人群体。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992人次。百岁老人俞奶奶在接受服务后,攥着志愿者的手连声说道:“好人啊!好孩子!”志愿者的这份专业与耐心,正是对“老有所依”最温暖的注解。 “以前总觉得修脚是小事,现在才知道这是大事!”多位家属这样感叹。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而言,一次看似平常的护理
09/08/2025
查看详情 >
西湖边爱心公益接力不停歇
9月4日下午,西湖孤山路“最美转角”的西湖货郎摊位前,上演着一场特别的公益接力行动——此前通过“空瓶换荷花”公益行动回收的空瓶,摇身变成了造型精巧的花瓶、摆件等工艺品,正进行爱心义卖。摊位旁,精致扇面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吸引不少游客和市民停下脚步。 “上次用空水瓶换了荷花之后,女儿就开始主动学习如何垃圾分类。一听说货郎摊位上有新的公益活动,今天就抓紧过来看看。”市民高先生下班后带着女儿来到了现场,他感慨道:“杭州是座幸福的城市,西湖边的温情更是无处不在。” 西湖货郎“击鼓传花”公益接力活动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连横纪念馆)、杭州市上城区尚小创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灵妙儿小师妹联合主办。作为“空瓶换荷花”公益行动的延伸篇章,活动以“击鼓传花”串联起善意传递的脉络,通过“空瓶回收→手工创作→爱心捐赠→公益续航”四步流程,让每位参与者成为公益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共绘公益之花,空瓶换名额降低参与门槛
09/05/2025
查看详情 >
多项慈善创新举措助力共富
每年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9月为“杭州慈善月”。日前,2025年杭州市“钱塘善潮”嘉年华活动在萧山区启动,旨在发挥慈善助力共富作用,汇聚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上市企业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榜单,52家“先锋20企业、成长企业、潜力企业”列入榜单,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公益慈善—企业ESG—商业发展”的双向奔赴体制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7月1日实施的《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首次将“企业战略慈善”写入法条,属全国首创,为企业“向善向未来”提供法治保障。 社区作为共同富裕建设的基本单元,慈善助力又有哪些解读?杭州给出了答案。记者实地探访了杭州的社区慈善发展新地标——萧山北干街道的“公益服务反哺分红”模式、拱墅区的“幸福合伙人”模式、临安昌化的“慈善使者+爱心人士”模式、上城小营街道的“公益格子铺”模式、桐庐富春江大洋坪社区的“嵌入民生服务综合体”模式等,这些创新实践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提升社区、发展社区,都找到一条连接资源、服务群众、行之有效的路径。自
09/04/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第九届“钱塘善潮”嘉年华启动
9月2日,2025年杭州市“钱塘善潮”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5年上市企业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榜单,52家“先锋20企业、成长企业、潜力企业”列入榜单,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公益慈善—企业ESG —商业发展”的双向奔赴体制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日施行的《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将“企业战略慈善”写入法条,这是全国首次入法,对推动企业更好向善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作为共同富裕建设的基本单元,在慈善助力方面,杭州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区慈善发展模式。例如:萧山北干街道的“公益服务反哺分红”模式、拱墅区的“幸福合伙人”模式、临安昌化的“慈善使者+爱心人士”模式、上城小营街道的“公益格子铺”模式、桐庐富春江大洋坪社区的“嵌入民生服务综合体”模式等,这些创新实践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提升社区、发展社区,都找到一条链接资源、服务群众、行之有效的路径。
09/03/2025
查看详情 >
新添爱心力量!萧山孤困儿童帮扶新平台成立
8月30日,杭州手牵手儿童帮扶中心萧山区管委会成立大会在萧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活动以“爱祖国、心纯粹、无私欲、敢担当、愿付出”为核心精神,汇聚爱心力量,旨在为更多孤困儿童搭建温暖帮扶平台,为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增添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齐聚一堂。市团理事长关洪炎结合杭州手牵手儿童帮扶中心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孤困儿童帮扶工作的重要性。他提到,中心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孤困儿童的心理与精神需求,突破“物质帮扶”的局限,通过“扶心、扶志、扶智、扶技”的“四扶”模式,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其分享不仅让现场人员深入了解帮扶工作的意义,更激发了大家参与文明实践公益行动的热情。 萧山区团长作《做孤困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专题讲解。解读了萧山区管委会的帮扶方向:将依托“市-县区-乡镇(街道)” 三级管理体系,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一帮二十年” 的长效机制,致力于成为孤困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分享环节,志愿者们结合
09/02/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市服务类社会救助实现清单化管理
近日,杭州市发布全省首个《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化实施规范》,在市级层面首次明确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实施标准。 《实施规范》围绕“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编制”试点要求,立足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原则,系统规范了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清单编制、实施、评价与结果运用等内容。在横向类目上,清单涵盖服务类别、项目、内容、对象、频次、方式等6个基本要素,确保救助服务全流程规范有序;在纵向内容上,包括生活关爱、照料护理、风险预防、医疗康复、教育助学、居住改善、就业增收、社会融入等8大类24项服务,全面覆盖困难群众多元需求。同时,从服务实施、项目运行、服务成效三个维度设置项目成效评价指标,从服务覆盖、资源保障、服务质量、综合成效等四个方面明确清单实施评价指标,构建形成系统完善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化制度体系。 今年以来,杭州市积极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聚焦服务对象、项目、内容、阵地等方面,制定服务类社会救助系列规范标准,全面构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物质+
09/01/2025
查看详情 >
让“弱有众扶”的西湖温度直抵人心
西湖有爱暖人心,幸福服务聚实效——日前,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助联体服务站广场人头攒动、暖意融融,“西湖有爱帮一帮,幸福温暖在身旁”西湖区助联体开放日暨社会救助幸福月主题活动温馨举办。 活动以政策宣传、公益服务、互动体验为核心载体,全面展现西湖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扎实成效,吸引众多群众积极参与,让“弱有众扶”的西湖温度直抵人心。 政策宣传多维发力 救助服务清晰可及 政策宣传专区成为群众了解救助政策的“直通车”。现场陈列的各类救助政策手册内容详实,互动政策问答环节更让群众深入掌握社会救助申请、复核、退出等全流程知识。不少参与答题的小朋友在收获知识后主动分享给同伴,形成良好互动氛围。 “西湖区助联体幸福地图”互动环节人气高涨,群众用彩钉彩线串联起全区助联体服务站点,并与对应服务站照片精准匹配,让地图不仅成为救助服务的“导航图”,更成为传递温暖的“坐标网”。旁边的西湖区助联体服务清单
08/29/2025
查看详情 >
爱心织就困难群众“幸福网”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余杭区开展帮扶活动累计400余场次,幸福清单送达1.52万人次,排摸确定帮扶需求对象1.75万人次,需求兑现率100%,进一步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 “一套课外书可以让狭小病床上的小琦看见外面的世界,一床凉被让郑爷爷在炎炎夏日获得清爽……”前不久,余杭区助联体面向辖区困难群众征集到了12个微心愿。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圆梦计划”中,微心愿活动链接微信捐步小程序,居民只需捐出当天行走的步数,就能转化为公益金,助力心愿达成。很快,12个微心愿全部完成“梦想交接”。 “原来有这么多社会救助知识的盲区”“活动太有意思了,闯关集印还能兑换爱心回礼”……在近日举行的2025余杭区社会救助宣传暨公众倡导活动现场,不少居民拿着集印卡兴致勃勃地参与互动。不同于传统的政策宣讲,本次活动创新采用“任务闯关”模式,让居民在互动游戏中了解社会救助政策,加深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关注。 &em
08/28/2025
查看详情 >
这组温暖的数字还将上升!
近日,在滨江区红门家园小区,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完成了最后的布置工作。重新张贴的墙纸、崭新的床上四件套、齐全的生活设施,这里不是普通的出租房,而是专门为异地求医家庭准备的“邻安小家”。 这个距离浙大二院仅300米步行路程的临时住所,是长河街道观潮社区联合浙大二院发起的“邻安小家·观潮浙二”公益慈善救助项目,即将在9月迎来它的第一批住客——那些异地求医,但因术后复查不得不滞留杭州的困难患者家庭。 众筹“新家”,有人每月定期捐1000元 从个体援助到群体关怀,“邻安小家”的温暖延续始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1月,西藏患儿小德勒在浙大二院完成肝移植手术后,因需留杭随访面临住宿困难。观潮社区获悉后,迅速发动居民支援,最终热心居民陈云锦免费提供自家房源,社区还募集物资为他们布置了一个临时之家。小德勒母子得以在杭安心康复直至返乡。 这一暖心经历让社区意
08/27/2025
查看详情 >
杭州市发布全省首个困难群众关爱险项目
近日,杭州市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杭州市“众扶保”困难群众关爱险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推出“众扶保”商业保险项目,推动社会救助功能转型升级。 “众扶保”困难群众关爱险项目是杭州市为防范困难群体因病、因灾、因意外等致贫返贫风险,专门定制的综合型商业保险项目。该项目面向全市符合条件的特困、低保、低边对象以及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对象,分为A型险(组合险)和B型险(补充险)两类产品,按每人100元和70元的年保费标准,对困难群众实施全额资助或差额补助参保,确保群体间保障权益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近年来,杭州市重点聚焦困难群体防风险能力提升,打造以医疗商业保险为主,以意外、财产、救急等为辅的“1+X”商业保险模式,构建多层级、广覆盖、全周期的风险防护体系,不断健全困难群体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投入各类资金3700余万元,为全市10.6万名困难群众购买商业保险共计32万余份,困难对象覆盖面达到100%。 下一步,杭州市将持
08/26/2025
查看详情 >
临平区完成2025年度困难群众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
连日来,临平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令人牵挂,为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安全度夏,临平区开展2025年度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向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本次“送清凉”活动的慰问对象为2025年7月在册的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特困供养对象、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和低保、低边家庭中6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 本次困难群众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共走访慰问各类困难家庭1561户,发放各类慰问资金255.24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下一步,临平区民政局将持续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深化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设,让每一分救助资金都成为照进困境的阳光,每一份政策温暖都精准抵达需要呵护的人生。
08/25/2025
查看详情 >
临平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攻坚行动成绩斐然
今年8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攻坚行动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行政奖励的决定,临平区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和创新的改革举措,在本次攻坚行动中荣获多项市级荣誉。 搭建阵地,增强帮扶实效 打造救助帮扶力量汇聚、资源统筹、能力培育、场景体验、成果展示等功能集合的助联体实体化运营平台,实现区、镇街、村社三级助联体全覆盖,5家镇街级助联体获评杭州市星级助联体服务站。三级助联体服务站点集成救助力量、救助政策、救助服务三张清单,三年来联动14个部门、69家社会组织,为困难群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帮扶15016户次,困难对象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创新机制,提升救助水平 参与并先行试点“杭州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场景”建设及应用,依托风险测算预警模型,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帮扶需求,三年累计对22407户低收入家庭开展常态化监测,完成预警处置5738例,相关案例在全省民政数字化改革推进会
08/22/2025
查看详情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