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为就业困难群体打开“新通道”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浏览量:26 次 来源:萧山日报

  随着长护险制度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失能等级评估员、长期照护师、长期护理服务管理人员等岗位数量显著增长,为不同技能水平、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提供了丰富就业选择。尤其对于大龄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长护险带来的岗位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更成为其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以细节守护织密民生温度

  

  “张师傅,你可千万别调走啊,我们家就信你!”听到陆大伯家人这句掏心窝的话,张师傅心里暖暖的。作为萧山一名长护险男性护理员,能被这样信任,张师傅觉得再累都值。

  

  今年1月,张师傅所在的萧山区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到宁围街道宁东社区宣传长护险,社工帮忙摸排需求时,发现陆大伯家的难处:陆大伯中风后完全不能自理,老伴和女儿身体都不好,一家人被护理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经过申请与专业评估,从2月起,张师傅开始每月上门25小时,给陆大伯做居家专业护理。

  

  刚开始上门时,张师傅能明显感觉到家属的顾虑,毕竟“男护理员”“外地师傅”,他们难免不放心。但张师傅没多想,只想着用行动打消顾虑:测血压、量体温会反复核对确保精准,剪指甲轻手轻脚怕碰疼,清洁口腔先试水温,就连剃须,都会把剃须刀在温水里浸一浸,避免凉意刺激老人。这些小事,慢慢打消了家属最初的顾虑,也让陆大伯家重新有了欢声笑语。“我能安心把这些细节做好,多亏了长护险给的底气。不仅有专业培训教我怎么科学照护,更让我有机会把这份细心变成职业,既帮陆大伯家解了困,也让自己的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温度。”张师傅说。

  

  以岗位扩容拓宽民生路径

  

  而像张师傅这样,通过长护险找到职业方向、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萧山还有很多。随着长护险制度在萧山有序推进,长护险护理员早已不是“临时岗位”,而是受认可的稳定职业,本土打造的萧山长护险品牌机构,更成为区域内农村转移劳动力求职的优先选择,这也为张师傅安心扎根护理行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今年1月萧山正式实施长护险制度以来,目前有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定点机构 23 家、机构护理服务定点机构 22 家。随着通过评估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数量逐步增加,全区同步新增相关就业岗位近 1400 个,其中护理岗位 1257 个,当前实际上岗服务人员 800 余人。从人员结构来看,护理员平均年龄 50 岁,年龄最小者仅 21 岁,近三成护理员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这些护理员均通过考取养老护理员证、长护照护师证获得从业资格,并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同时,多数护理员可根据失能人员住址就近安排上岗。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填补了专业护理人员的供给缺口,更让许多像张师傅一样的群体,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从张师傅守护一户家庭的温暖,到1000余人依托长护险就业的规模,萧山长护险用“政策扶持+品牌培育+岗位扩容”的模式,既织密了失能群体的“保障网”,也点亮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增收路”,成为民生保障与就业促进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

分享
搜索
新闻速递